昨天(5月4日),國內期貨市場風聲鶴唳,以黑色系為主的相當一批品種跌停。
整個上海期交所,只有兩個品種飄紅,其他全部下跌。
鄭州市場偏重農產品,情況略好,至于黑色系的主力期貨合約,都表現非常差。
A股里的相關板塊也在下跌,比如在行業(yè)跌幅榜前列,航空和船舶之外赫然排著煤炭和有色。
國際大宗商品市場,也跌多漲少
比如黃金,在美國轟炸敘利亞、以及朝核問題擦出火花之后,曾一度強勁反彈,但最近也再顯著下跌。
這一切,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原因主要有兩個:
一種中期原因,一個短期原因。
中期原因來自中國,中國經濟開始出現新的拐點:4月份的官方制造業(yè)PMI和“財新PMI”都出現了顯著下滑跡象。造成拐點的原因,是日益收緊的房地產調控。
尤其是從4月以后,“限購、限貸、限價、限售”的四限和定向加息,開始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,對樓市成交量產生了負面影響。雖然官方在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政策沒有變,但事實上中國樓市的主要成交量集中在50到60個大中城市。如今,這些城市普遍收緊了調控。所以,樓市在成交量上入冬,是不可扭轉的趨勢。
下跌的大宗商品,尤其是焦炭、焦煤、鐵礦石、螺紋鋼、熱軋卷等,也就是所謂的“黑色系”,都跟房地產、大基建高度相關。當房地產開始入冬,這些品種的“周期復蘇”也就很自然地走到了盡頭。
雖然中國還在搞大基建,美國正在醞釀1萬億美元的大基建,中國要推動一帶一路的大建設,但遠水解不了近渴。特朗普還在為美國大型基建項目動輒審批時間長達10年而發(fā)愁,如果改變不了,以他71歲的高齡,即便在今年或者明年能通過大基建方案,但絕大部分項目的動工、完工他是很難看到了。至于大宗商品價格受益于他的大基建,就更顯得不靠譜了。
短期原因,跟美聯儲有關。北京時間5月4日凌晨,美聯儲公布了最近一次議息結果。雖然不加息的結論,跟此前市場預想的一樣。但美聯儲的一些措辭,也暗示著下個月加息基本上不會有太多意外。
第 一季度增幅放緩可能是“暫時性”現象,仍然預計美國經濟將溫和擴張;基本面支持消費增速保持穩(wěn)健勢頭;重申FOMC預計經濟將保證美聯儲循序漸進地加息。
因此市場普遍認為,北京時間6月15日凌晨,美聯儲宣布加息的幾率高達70%以上。而這,對于大宗商品來說當然是利空。
至于A股,目前調整顯然還沒有完成。市場隨時可能出現新一輪下跌,創(chuàng)業(yè)板、中小板風險仍然遠遠沒有得到釋放。